- TOP.1
- SIGMA 适马无反相机(微单)
适马的副厂镜头因性价比高和画质优秀受到摄影师欢迎,但其相机产品线相对小众。其Foveon X3传感器的原理接近胶片,能提供媲美中画幅的画质,尤其是在良好光照下。然而,这种传感器存在耗电、发热问题,导致相机使用受限和电池续航不足,且底层感光能力差,高ISO下画质下降。适马发布了两款Foveon X3无反相机(SD Quattro和SD Quattro H),解析力高但价格亲民,但由于SA卡口的局限和镜头群小众,不推荐为画质专门购买。不过,高端卡片机DP-Quattro提供了更好的选择。值得期待的是,适马与徕卡、松下合作开发的全画幅无反相机,有望解决现有问题,提升电子性能和镜头兼容性,全画幅Foveon X3传感器的新品有很高的期待价值。其中,APS-C画幅的SD Quattro相机售价为6388元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2
- Nikon 尼康无反相机(微单)
尼康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相机品牌,曾推出过经典型号Nikon F,产品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,包括太空探索。在可换镜头相机市场排名第二,曾创下卖过一亿支镜头的记录。早期在无反相机领域尝试,但1系列产品定位低,现已停产。2018年,尼康与佳能同步发布全画幅无反新品Z6和Z7,分别定位于综合性能和高画质,采用索尼传感器但设计独特,尤其是Z7在画质上表现出色。Z7有4575万像素传感器和493个复合对焦点,而Z6为2450万像素。两款相机支持4K视频拍摄,但不支持双卡槽且仅使用XQD卡,价格较高。Z7被评为2018年最佳高端相机,但考虑到售价(Z6和Z7分别比竞品贵数千元和上万元)、镜头群的短缺以及转接问题,除非特殊情况,否则不建议过早购买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3
- Canon 佳能无反相机(微单)
佳能是影像市场的领头羊,单反相机销量连续十五年第一,但在无反相机领域相对较保守,直到2018年才推出专业级全画幅无反相机EOS R追赶索尼。EOS-M系统(以APS-C产品为主)主要包括M5、M6、M50、M100四款,虽然全像素双核对焦等技术表现出色,但整体定位不高,产品线差异不大。M50是最值得购买的入门级机型,支持4K视频,而全画幅的EOS R定价较高,操控上继承了单反设计,但性能与竞品相比存在差距,尤其是镜头群和系统成熟度不如索尼和尼康。EOS R适合现有佳能全画幅用户和日常拍摄需求,但镜头选择有限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4
- Hasselblad 哈苏无反相机(微单)
哈苏起源于1937年瑞典,是顶级相机品牌,曾用于拍摄商业大片和历史事件,包括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照。哈苏以生产中画幅相机闻名,尤其是2016年推出的全球首款中画幅无反相机X1D,具有44x33mm传感器、5000万像素等高级参数。X1D设计优雅,机身轻便,操控相对简单,适合优雅缓慢的拍摄,但对焦速度较慢,且价格较高,机身和镜头售价在7-20万元人民币。用户如有预算限制,富士也是中画幅相机的替代选择。
品牌起源:瑞典
- TOP.5
- Leica 徕卡无反相机(微单)
徕卡作为历史悠久的相机品牌,拥有众多摄影师用其产品记录下重要时刻,如切格瓦拉头像和“胜利之吻”。其红色可乐标吸引摄影爱好者,虽然以全画幅旁轴相机(如M系列)闻名,给人复古印象,但其无反相机如徕卡T展现了极简实用的设计理念。T系列虽然初代性能一般,但后续的TL2在机身性能上提升显著,成为APS-C无反相机中的领先者。徕卡SL则是首款全画幅无反相机,虽然设计较为朴实,但拥有专业级规格,如高速连拍和高画质视频能力。徕卡相机的镜头质量出色,L卡口联盟在未来有望与索尼FE全画幅系统竞争。
品牌起源:德国
- TOP.6
- Olympus 奥林巴斯无反相机(微单)
奥林巴斯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光学品牌,专注于小型化相机,开发了4/3系统。与松下合作推出了M4/3无反相机系统,2017年在日市场取得销量冠军。M4/3系统下,奥林巴斯与松下虽然性能类似,但在设计风格上有所不同,奥林巴斯以复古风格著称,做工精细,是颜值担当。奥林巴斯相机操控性强,握感舒适,且具有五轴防抖技术,有利于在低光照下拍摄。 奥林巴斯的相机分为OM-D系列(类似小型单反)和PEN系列(复古旁轴),如OM-D系列的EM1、EM5和EM10,OM-D系列以专业和复古设计为主,EM1是旗舰级,EM5 Mark II适合专业用户,EM10则是入门级;PEN系列如PEN-F(准专业)和E-PL(入门级),PEN-F因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创意滤镜受到青睐,而E-PL系列虽然有三轴防抖但画质和性能不如其他竞品。 选择时,需根据预算和需求决定,如对视频功能有要求,EM1 Mark II的4K视频和高像素合成是亮点;EM5 Mark II在五轴防抖和高像素合成功能上更优秀;EM10则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进行视频创作的用户。而PEN系列适合街拍爱好者,尤其是喜欢复古风格和创意滤镜的用户。M4/3系统的优势在于丰富的镜头选择和小巧的体积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7
- Panasonic 松下无反相机(微单)
松下是无反相机的开创者,2008年发布的LUMIX G1是首台无反相机,它通过去除反光板和五棱镜使相机更薄,但性能强大。LUMIX G1标志着无反系统的开始,现在已成为主流相机系统,可能最终会取代单反。主流相机品牌有自己的镜头卡口标准,购买时需考虑机身性能和品牌镜头群。松下使用M4/3系统,与奥林巴斯合作,该系统开放且镜头群丰富,但画质和规格相比大底相机有所限制。松下有GH系列(专业视频)、G系列(拍照)、GF系列(便携)等产品线,GH5是热门的专业视频相机,而GH5S专注于视频性能,G9是M4/3顶级拍照相机。松下计划进军全画幅市场,与适马、徕卡合作。GF系列则是轻便且性能不错的入门选择,适合各种场合和用户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8
- Fujifilm 富士无反相机(微单)
富士是一家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胶卷和相机制造商,以复古设计和人文情怀闻名。2012年富士进入无反相机市场,现在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和高质量镜头,形成了成熟的相机系统。富士注重模拟胶片效果,照片色彩讨好用户,且X-Trans传感器提供清晰度接近全画幅的图像质量。虽然存在ISO最低值较低的缺点,但在APS-C画幅相机中,富士X-Pro系列(复古设计)、X-T系列(性能强)和X-H系列(视频为主)各有特色,且有多个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减配版本。富士的中画幅相机GFX系列在2017年推出,拥有高像素和大传感器,画质优秀,性价比高,但镜头选择相对较少。富士的镜头群丰富且价格较为亲民,EBC镀膜技术被赞誉。总体来说,富士在复古设计、模拟胶片效果和APS-C画幅相机性能上表现出色,虽然在某些功能上有所欠缺,如机身防抖,但其产品线和性价比使其在市场中有一定优势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9
- SONY 索尼无反相机(微单)
索尼虽然在胶片时代未涉足相机行业,但90年代开始研发并生产数码相机,早期与柯达合作。2006年,索尼收购美能达进入专业单反领域,但市场份额被佳能和尼康占据。2010年,索尼放弃单反转向无反相机(微单),以小巧体积提供高画质。索尼的传感器技术强大,占据市场半壁江山,其无反相机在画质和对焦上表现出色,包括DXOmark测评中排名靠前。索尼的A系列相机包括APS-C画幅的A5000和A6000,以及全画幅的A7和A9系列,各具特色和定位。 A5000和A6000主打消费级市场,A6000更专业,提供更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和连拍能力。A7系列开创了专业无反相机时代,A7M、A7R和A7S各有侧重,A7M注重性能,A7R追求高画质,A7S擅长视频拍摄。A9作为旗舰机,拥有顶级对焦和高速连拍能力。索尼相机的镜头群丰富,可以从APS-C到全画幅都有选择,且兼容性良好。索尼产品更新迅速,性价比高,但全画幅系统镜头投资较大。A6000系列的升级在于连拍性能和4K视频,而A7系列则在画质、防抖和视频功能上有显著提升。索尼在专业领域得到了更多认可,尤其是A7M3和A7R3被评价极高。A7S主要定位为视频拍摄,但当前技术相比竞品略显不足。
品牌起源:日本